嘉兴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协会

绿色节能讲坛

您当前的位置 → 嘉兴市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协会新闻资讯绿色节能讲坛

零碳社区如何规划?


发布时间:2022-4-29 11:01:31   文章来源: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浏览:[  ]

 

零碳社区规划实施策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媛媛   张铭杰

 

一、关于零碳社区的定义

 

 

 

  通过梳理“零碳”和“零碳社区”可发现,由于文献中对于碳排放计算边界的不同,在社区层面的“零碳”可以包括多种解读:

 

1、社区在全生命周期内各系统产生的碳排放为净零;

 

2、社区在全生命周期内各系统产生的剩余少量净碳排放通过场地外的碳补偿方式中和;

 

3、社区在运行阶段各系统产生的碳排放为净零;

 

4、社区在运行阶段各系统产生的剩余少量净碳排放通过场地外的碳补偿方式中和;

 

5、社区在运行阶段的能源需求由通过场地内或场地外的无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满足,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为净零。对应上述社区层面“零碳”的不同层次。

 

 

 

 

二、零碳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日本学者通过对比东京大都市区与纽约都市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认为低碳的城市结构应是多核心的。低碳城市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应坚持5个导向原则:

 

POD > BOD > TOD > XOD > COD

 

步行导向发展>自行车导向发展>公共交通导向发展>形象导向发展>小汽车导向发展

 

城市结构方面强调:

1、紧凑、城市性和绿色聚落战略;

2、高密度化发展、宗地再利用的“内向积聚”;

3、住房、工作、休憩和购物多元功能构成的混合利用搭配;

4、建设近距离出行城市,如公共交通方式、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高可达性;

5、突出以“高密度、低高度”为特征的场所;

6、突出包括公园、袖珍公园体系在内的绿带。

 

 

三、零碳社区和城市的规划建设

 

零碳社区规划建设一般注重:

1、土地功能的混合利用;

2 、紧凑的空间结构模式;

3、设计与所处的环境,城市气候特点相适应;

4、在社区中建设与碳排放相适应的绿化量;

5、发达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

6、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尽量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

7、地方材料的运用;

8、建筑节能技术的运用。

 

  各学者基本认同低碳城市应结合公共交通走廊塑造多核心、具有合理密度的城市空间结构。在城市交通:构建和管理公共交通体系、降低对私家车的依赖,在限制碳排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社区和单体建筑:中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建筑寿命极短。据《中国日报》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25年~30年,而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了132年,美国建筑的平均寿命也达到了74年。并且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因此,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者在振臂高呼发展低(零)碳社区的同时,还应确保规划的延续性、保障建筑质量、提升设计水平,真正做到长远规划、长远建设。 

 

 

四、新能源技术下的零碳城市建设

 

1 、在城镇中心,针对公共和商业建筑发展大尺度热电联供系统和大尺度太阳能、广电系统。

 

2、在中心边缘,大学和医院的供热密度,以及新兴的居住区和混合利用的开发可以支持热电联供体系,并有潜力发展其他可再生技术,如太阳热力收集器等。

 

3、在内城区,借助住房的更新改造及在混合功能住房方面的投资,发展社区尺度的单独建筑能源系统。

 

4、在工业区,建设大型能源生产项目。

 

5、在郊区,利用其低密度特征,采用微观能源生产技术。

 

6、在城市伸展区和聚落区,遵循低碳、分散化的能源生产原则。

 

7、在农村地区,发展中、大型的风力发电系统,构建生物燃料供应链。

 

五、零碳社区规划空间布局实施策略

 

(一)混合多元的土地利用模式服务布局放射型:公共服务功能布置在社区或组团相对中部位置,增强社区内部活动和服务机构的联系,促进社区多样性的生长,均衡分布居住与购物、娱乐、工作、教育等空间结构,减少“钟摆式”交通所带来的能耗与污染。配套设施集约型:合理利用己开发的土地资源及相关配套设施。建筑间距合理化:住宅建筑布置间距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日照间距是住区布置的主要控制因素,要根据地理纬度及太阳高度角等条件予以确定。纬度越高,保证住宅日照的间距越大。同时充分利用住宅间距用地,也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合理确定间距系数(尽可能采用较小系数、适当采取偏斜角度布置、前后排房屋错列布置、间距用地的重叠、塔式高层利于节地、利用东西向重叠间距、在南北向端头布置点式、间距与空地结合、间距结合道路、间距结合花园、广场、间距结合绿地、水面)。空间组织立体化。

 

(二)适度紧凑的空间布局结构通过分区、邻里、廊道等设计手法集中建设,紧凑的布局,以有效减少道路、基础设施管线的长度和铺地面积,减少建设对于生态因子的影响。

 

A.分区:  社区各功能分区首先满足居住空间的形态完整,同时注重辅助功能空间的完善各功能分区之间通过交通与用地有机组织,界定可识别和清晰的分区边界,营造分区内部的归属感和分区之间的场所感。

 

B.邻里:邻里空间以紧凑、步行友好、土地混合利用为主要特征,联系各功能分区之间的空间关联。

 

C.廊道: 在社区规划中要使社区发展轴线与交通廊道布局有机契合,大力发展交通廊道上的公共交通,沿线采用土地混合利用的策略,创造交通、土地经济、社会生态最佳整合的发展模式。将绿色廊道有机布局在功能分区和邻里之间,构建以绿化为主的生态廊道,加强与区域生态系统的沟通和联系,建成以景观、环境、休闲等功能为主的社区“绿脉”,发挥绿地廊道的景观生态效应。

 

(三)绿色环保的交通服务系统按照TOD模式,以公共交通系统为主导,建立步行、自行车及公车网络系统。快行交通系统:公交线路之间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均可方便地换乘,以增加居民的出行容易程度。慢行交通系统:在社区内部推广电瓶车、自行车以及步行方式,减少机动车所产生的尾气、噪音、眩光等污染,合理组织宅间、庭院、组团、小区等个层次空间内的交通联系。(电瓶车环线、专用自行车道、专用步行道)。

 

(四)适宜步行的服务设施布局便捷而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得人们较少私家车的出行,在社区内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通常人们离教育、保健、零售、娱乐、休闲及开敞空间等设施的最大心理距离为10分钟或900米左右,建设低碳社区良好、有效的服务设施必须保证城市低碳生态社区与地方服务设施联系有良好的便捷度基于低碳交通方式上的社区居民与服务设施的连接,如结合公交站点设置服务设施。

分享到: